【衣物護理】為什麼衣服洗後會縮水?科學解析與五個實用防縮方法
- Rebecca Chow
- Apr 15
- 4 min read
心愛的衣物洗後縮水變形,是許多人共同的困擾!從柔軟的羊毛衫到舒適的棉質T恤,衣物縮水不僅影響穿著體驗,更會造成浪費。本文將以科學原理解釋洗滌導致縮水的關鍵因素,Uniform Power 為你提供具體解決五大方案,幫助您有效保護衣物。

一、衣服縮水的科學原因
衣物在洗滌過程中縮水,主要與纖維的物理和化學特性、水溫、機械作用等因素有關。以下是從科學角度詳細解釋縮水的原因:
1. 纖維的吸濕膨脹與乾燥收縮
衣物纖維(尤其是天然纖維如棉、羊毛、絲綢)具有親水性,能吸收水分並膨脹。當纖維吸水後,其內部結構會鬆弛,不同纖維對水分的反應決定縮水程度:
- 天然纖維(棉、羊毛、絲綢)
纖維表面具有親水基團,遇水會吸收水分並橫向膨脹。乾燥時,水分蒸發導致纖維收縮,織物密度增加。
- 棉纖維
棉纖維由纖維素組成,吸水後直徑可膨脹20%-30%,但長度變化較小。然而,在洗滌和烘乾過程中,纖維因受熱和機械力作用,可能導致整體織物收縮。
- 羊毛纖維
羊毛表面有鱗片結構,遇水後鱗片張開,加上熱水或摩擦作用,鱗片會相互糾纏,導致纖維長度縮短,即「氈化」現象。
- 合成纖維(如聚酯纖維、尼龍)
通常較不易縮水,因其具疏水性,但高溫烘乾可能使分子鏈熱收縮,尤其混紡織物中的天然纖維仍會導致整體縮水。

2. 溫度對纖維結構的影響
洗衣水溫越高,分子運動加劇,纖維軟化程度增加。高溫會加速纖維分子運動,使其更容易變形。
- 蛋白質纖維(羊毛、絲綢)
在熱水中,蛋白質分子結構會鬆弛,纖維變軟,若此時受到外力(如洗衣機攪動),纖維會收縮並重新排列,導致衣物整體縮小。
- 棉麻纖維
雖然耐熱性較高,但高溫仍可能破壞纖維內部的結構,使織物變形。
烘乾過程會造成熱力破壞,烘乾機透過高溫加速水分蒸發,但同時產生兩種負面效應。
- 熱收縮
天然纖維在受熱時,內部水分迅速蒸發,棉質衣物可能縮小5%-10%。合成纖維(如聚酯、尼龍)雖然耐熱性較高,但若溫度過高(超過60°C),仍可能因分子鏈收縮而變形。

3. 機械作用力的雙重影響
洗衣機的攪動和高速脫水會對濕潤的纖維施加拉力,導致纖維被拉伸後無法完全恢復原狀。
- 攪動摩擦
滾筒旋轉使濕潤纖維反覆拉伸,棉紗可能斷裂位移,羊毛等纖維可能因此氈化(felting),導致不可逆的縮水。
- 高速脫水
離心力會使濕潤的纖維被拉長,但乾燥後纖維回縮,導致衣物整體尺寸變小。

4.化學洗劑的影響
使用不當清潔劑可能造成纖維損傷,某些洗滌劑含強鹼(如氫氧化鈉)或漂白劑(如次氯酸鈉),可能破壞纖維結構。
- 強鹼性洗劑(pH>9)
羊毛和絲綢在鹼性環境下會水解,導致纖維強度下降並收縮。
- 含氯漂白劑
氧化破壞棉纖維結構,使棉織物變脆並更容易收縮。

二、五個防止衣服縮水的貼士
1. 選擇適當水溫,避免熱水洗滌
- 冷水(30°C以下)最適合棉、麻、合成纖維,可減少纖維膨脹和收縮。
- 羊毛、絲綢應使用冷水手洗,避免熱水導致蛋白質變性。以輕壓清洗代替搓揉,羊毛衫應內外翻面後浸泡10分鐘。及參考洗標指示,絲綢建議每季僅清洗2-3次。
- 若需殺菌,可選擇40°C以下的水溫,並避免長時間浸泡。

2. 使用洗衣袋並選擇「輕柔模式」
- 將易縮水的衣物(如毛衣、內衣)放入網狀洗衣袋,減少摩擦。
- 洗衣機選擇「手洗模式」或「精緻衣物」模式,降低轉速和機械力。
- 避免高速脫水,可改用毛巾按壓吸水後平鋪晾乾。

3. 自然晾乾,避免烘乾機高溫
- 平鋪晾乾(而非懸掛),將衣物展平於透氣網架,防止重力拉伸導致變形。
- 羊毛衫可放在乾淨毛巾上捲起,吸去多餘水分後再攤開晾乾。
- 留意洗衣標籤,若使用烘乾機,選擇低溫烘乾模式,避免高溫破壞纖維。

4. 選擇中性洗劑,避免強鹼或漂白劑
- 使用pH中性(6-8)的洗衣液,減少對纖維的損傷。
- 羊毛、絲綢專用洗劑含柔順成分,可減少鱗片層張開及纖維摩擦。
- 避免含氯漂白劑的產品,改用氧系漂白劑(如過碳酸鈉)更溫和。

5. 新衣預處理與縮水恢復技巧
- 新衣物首次洗滌前,可浸泡在冷水+少量白醋(比例20:1)10分鐘,幫助固色並減少縮水。
- 已輕微縮水的衣物,可浸泡在溫水+護髮素10分鐘,輕輕拉伸後平鋪晾乾,部分纖維可恢復原狀。
- 燙衫時使用蒸汽熨斗,保持適當距離,避免高溫直接接觸纖維。

衣物縮水主要與纖維特性、水溫、機械力和化學洗劑有關。要防止縮水,關鍵在於低溫洗滌、減少摩擦、自然晾乾,並選擇合適的洗滌方式。掌握這些技巧,可有效延長衣物壽命,保持原有尺寸和質感,讓你的衣服從此不再「越洗越小」!
Comments